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是实现发展和扩张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严格审查,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等,企业准确编制报表对于成功获得银行贷款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银行贷款企业报表编制的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银行贷款审批。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
1、资产项目
(1)货币资金:如实填写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余额。
(2)应收账款:根据企业的销售合同和收款情况,合理估计应收账款的金额。
(3)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计量存货价值,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
(4)固定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固定资产价值,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并考虑折旧和减值准备。
(5)无形资产:如实填写企业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6)长期投资:按照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
2、负债项目
(1)短期借款:如实填写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借款。
(2)应付账款:根据企业的采购合同和付款情况,合理估计应付账款的金额。
(3)预收账款:按照合同约定应向购买方预收的款项。
(4)应付职工薪酬:根据企业的工资政策和考勤记录,计算应付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
(5)应交税费:如实填写企业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如增值税、所得税等。
(6)长期借款:如实填写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
3、所有者权益项目
(1)实收资本:按照企业的注册资本金额填写。
(2)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等。
(3)盈余公积:按照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根据企业的利润表和利润分配情况计算得出。
利润表的编制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项目。
1、营业收入:根据企业的销售合同和收款情况,合理估计营业收入的金额。
2、营业成本:按照配比原则,将与营业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计入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得到营业利润。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得到利润总额。
5、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得到净利润。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个部分。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根据企业的销售合同和收款情况,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根据企业的采购合同和付款情况,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根据企业的工资政策和考勤记录,计算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金额。
(4)支付的各项税费:如实填写企业实际缴纳的各种税费金额。
(5)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估计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1)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根据企业的投资合同和收款情况,计算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金额。
(2)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根据企业的投资收益情况,计算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金额。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根据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处置情况,计算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4)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根据企业的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处置情况,计算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根据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购置情况,计算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金额。
(6)投资支付的现金:根据企业的投资情况,计算投资支付的现金金额。
(7)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根据企业的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取得情况,计算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根据企业的股权融资情况,计算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金额。
(2)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根据企业的债务融资情况,计算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金额。
(3)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根据企业的债务偿还情况,计算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金额。
(4)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根据企业的利润分配和利息支付情况,计算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金额。
(5)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估计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
报表编制的注意事项
1、真实性原则
企业编制的报表必须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得隐瞒或虚假记载。
2、准确性原则
报表中的各项数据必须准确无误,计算方法和会计政策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3、完整性原则
报表必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法定报表,以及其他必要的补充报表和附注。
4、及时性原则
企业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编制报表,并及时报送银行等相关部门。
5、合规性原则
报表编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不得违反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
银行贷款企业报表编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企业认真对待,通过准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企业可以向银行展示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增加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企业在编制报表时,还需要注意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合规性等原则,确保报表的质量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