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felicity03

银行贷款如何收企业所得税

felicity03 今天 13
银行贷款如何收企业所得税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银行贷款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相关问题,首先介绍了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接着分析了银行贷款与企业所得税的关系,包括贷款利息的扣除规定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然后详细阐...

本文主要探讨银行贷款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相关问题,首先介绍了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接着分析了银行贷款与企业所得税的关系,包括贷款利息的扣除规定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然后详细阐述了银行贷款在企业所得税计算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利息支出的确认、分摊以及与其他收入和费用的关联等,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说明银行贷款在企业所得税处理中的应用,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政策,合理降低税务成本。

银行贷款如何收企业所得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引言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调节企业利润、促进经济发展、保障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银行贷款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它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开展业务等,银行贷款涉及到利息支出等问题,这些利息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银行贷款如何收企业所得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所得税概述

(一)企业所得税的定义和计税依据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税率征收的一种税,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业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以及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认的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其他所得包括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以及其他非应税所得等。

(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三)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收入总额包括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各项扣除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

三、银行贷款与企业所得税的关系

(一)银行贷款利息支出的扣除规定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二)银行贷款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1、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小额贷款,是指单户授信小于100万元(含本数)的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贷款;没有授信额度的,是指单户贷款合同金额且贷款余额在100万元(含本数)以下的贷款。

2、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2)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

四、银行贷款在企业所得税计算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利息支出的确认

1、利息支出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利息支出应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如果贷款利息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则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企业为购置固定资产而发生的贷款利息支出,如果该固定资产的购建时间超过12个月,则在购建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购建完成后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财务费用。

2、利息支出的税务处理

在企业所得税计算中,利息支出的税务处理应遵循税法的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符合扣除条件的利息支出从收入总额中扣除,企业应注意利息支出的扣除应符合合理性原则,即利息支出应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并且符合行业惯例和正常的商业交易。

(二)利息支出的分摊

如果企业同时向多家金融机构借款,或者同一笔贷款在不同期间的利率不同,则需要对利息支出进行分摊,利息支出的分摊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常见的分摊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借款本金分摊

按照各借款本金的比例分摊利息支出,企业向A银行借款100万元,向B银行借款200万元,则A银行借款本金占总借款本金的比例为100/(100+200)=33.33%,B银行借款本金占总借款本金的比例为200/(100+200)=66.67%,假设企业当期发生利息支出30万元,则A银行应分摊的利息支出为30×33.33%=10万元,B银行应分摊的利息支出为30×66.67%=20万元。

2、按借款利率分摊

按照各借款利率的比例分摊利息支出,企业向A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6%,向B银行借款200万元,年利率为8%,则A银行借款利率占总借款利率的比例为6%/(6%+8%)=42.86%,B银行借款利率占总借款利率的比例为8%/(6%+8%)=57.14%,假设企业当期发生利息支出30万元,则A银行应分摊的利息支出为30×42.86%=12.86万元,B银行应分摊的利息支出为30×57.14%=17.14万元。

3、按借款期限分摊

按照各借款期限的比例分摊利息支出,企业向A银行借款100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向B银行借款2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则A银行借款期限占总借款期限的比例为1/(1+2)=33.33%,B银行借款期限占总借款期限的比例为2/(1+2)=66.67%,假设企业当期发生利息支出30万元,则A银行应分摊的利息支出为30×33.33%=10万元,B银行应分摊的利息支出为30×66.67%=20万元。

(三)利息支出与其他收入和费用的关联

1、利息支出与收入的关联

利息支出与企业的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一般情况下,利息支出是企业为获取资金而支付的成本,它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考虑利息支出对企业收入的影响,如果企业的利息支出过高,会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2、利息支出与费用的关联

利息支出与企业的费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一般情况下,利息支出是企业的财务费用的一部分,它会影响企业的费用总额,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考虑利息支出对企业费用的影响,如果企业的利息支出过高,会导致企业的费用总额增加,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五、实际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企业为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机械设备,该企业在2018年1月1日向A银行借款500万元,年利率为6%,借款期限为3年,该企业在2018年发生利息支出15万元,其中1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5万元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该企业在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销售成本600万元,管理费用100万元,销售费用50万元,财务费用15万元(其中利息支出10万元),该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二)案例分析

1、利息支出的税务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该企业在2018年发生的利息支出15万元,其中1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的部分可以在税前扣除,5万元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部分在固定资产购建期间不得扣除,应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按照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逐年扣除。

2、利息支出的分摊

该企业在2018年向A银行借款500万元,年利率为6%,则该企业在2018年应分摊的利息支出为500×6%=30万元,该企业在2018年实际发生利息支出15万元,因此该企业在2018年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30-15)。

3、利息支出与其他收入和费用的关联

该企业在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销售成本600万元,管理费用100万元,销售费用50万元,财务费用15万元(其中利息支出10万元),该企业在2018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600-100-50-15=235万元,该企业在2018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235×25%=58.75万元。

(三)案例启示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准确计算利息支出,并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2、企业在向多家金融机构借款时,应合理选择借款本金、借款利率和借款期限等因素,以降低利息支出。

3、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利息支出对企业收入和费用的影响,合理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六、结论

银行贷款在企业所得税计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企业还可以享受一些与银行贷款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准确计算利息支出,并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税务处理,企业还应合理选择借款本金、借款利率和借款期限等因素,以降低利息支出,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利息支出对企业收入和费用的影响,合理调整应纳税所得额,通过合理运用银行贷款和相关税收政策,企业可以降低税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